
,这一监管重心的调整让网友拍手称快——整治重拳终于来了!老百姓苦线上销售乱象久矣,猖獗的假冒伪劣产品、为盈利无底线的小作坊,是时候管管了!
近几年,随着电商的极速发展,电动自行车线上销售渠道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市场端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购电动车。但因为监管不严,线上市场产品参差不齐,以价格为导向的消费者买到三无产品的概率提高,这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诱因。
除了产品质量之外,网购电动自行车的售后服务也很难保障,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线上卖车线下甩锅的套路,该到头了!
为什么市场监管总局国抽计划的重点调整,让线上商家闻风丧胆?结合去年一系列国抽操作来看,今年若是强力整治网购电动自行车,那必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虽然该计划目前暂无具体实施细则,但是结合之前全链条整治工作的经验来看,营商猜测此次重点聚焦网售电动车的国抽,很可能围绕以下三大方面展开:
第一,严查资质——平台门槛提高,很可能要求平台对入驻商家实施“三查三验”,即查生产许可证、验3C认证;查电池来源、验防篡改设计;查经销授权、验售后服务网点;
第二,借助大数据规范直播带货——主要围绕“虚假宣传”和“售后服务”这两点进行检测;
第三,在责任判定方面,很可能实施责任捆绑机制,让平台对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反向促进平台严管入驻商家。
毫无疑问,今年的国抽风暴是线上渠道的“紧箍咒”,同时,强力肃清线上渠道销售乱象,也意味着两轮电动车产业真正步入全链条治理的新阶段!
营商认为:为线上渠道戴上“紧箍咒”,对经销商、消费者甚至整个产业发展而言,都是共赢利好的喜事。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价格屠夫退场了,终端经销商就笑了:再也不怕杂牌的价格刺刀了,这种三无产品存在就是隐患,就该退出市场!
对消费者来说,终于不必在低价诱惑与安全风险间艰难抉择,网购电动车和配件,也不再是“赌运气”了,不仅入驻电商平台的产品质量有了保障,遇到“货不对板”的情况,也有法可“依”,有处说理!
当然,对整个两轮电动车产业来说,重拳整治线上渠道,并不只是简单的渠道革命,线上销售渠道重整、全面提高制造门槛,皆预示着这场监管风暴绝非简单的行业洗牌,更像是倒逼两轮电动车产业重构价值体系!
这场看似残酷的洗牌,实则是产业升维的必经阵痛。对合规企业而言,这场风暴刮去的不仅是市场泡沫,还扫清了通往产业高地的障碍——毕竟在价格战硝烟散尽后,真正留在战场上的,终将是那些把技术创新刻进DNA的实力玩家。
只有线上渠道结束野蛮生长,经销商才能卖得开心、消费者才能买得放心、企业才能安心创新,整个行业才能蓬勃向上。市场监管总局的这一记重拳,既是对行业乱象的及时纠偏,也是对产业升级的主动引导。相信后续随着《直播电商监管办法》等配套措施的落地,整个行业将更加合规、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