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工业也在积极寻求绿色转型。在21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对2024年的工业发展蓝图进行了详细阐释。根据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6.9%,这一增幅甚至高于大型企业的增幅2.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相关支持力度。至2025年,国家将推出更多有力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运行的重要力量。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约1.46万家,而全国科技和创新型企业的总量已超过60万。在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不断优化相关法规,特别是《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修订将是下一步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也在有序推进,以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2024年将是中国工业生态底色愈发鲜亮的一年。接下来的发展将体现为“四增三降”的显著趋势。
首先,第一个“增”是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数量将达到6430家。这些工厂在土地利用、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都已基本实现目标,其产值占据制造业总产值的约20%,成为绿色工业的重要标杆。
第二个“增”,是预计2024年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将超过55%。相较于上一年,该比例提升了1.2个百分点,表明在废物资源化方面的努力成效显著。
第三个要增的是退役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量。这一领域将达到30万吨,年增长率预期高达33%,这将进一步促进电池回收产业链的发展,并推动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四个“增”的方向是目前已有近3万种电器与电子产品达到了国家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年同比增长约10%。
与此同时,工业领域也在实施“三降”。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特别是在达到国家节能减排标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主要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也在显著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此外,国家还将培育新的绿色制造标杆,为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在传统的冶金、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中,清洁低碳氢的应用场景正在积极拓展。同时,在新兴固体废物的处理方面,例如废旧动力电池和光伏组件,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也将进一步促进安全高效的循环利用。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工业将朝着更高质量和更低碳的方向发展,工业绿色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将为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望推动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行动。面对未来,工业的绿色化不仅是环保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天富平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