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首页_天富娱乐_天富注册电动车平台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全国首笔新能源船舶国补资金落地济宁领衔新能源船舶产业化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7-15 14:57    文字:【】【】【
摘要:天富注册链接 中交润杨公司)申报的四条67.6米LNG集散两用船购置项目获得国家两新政策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补贴1330万元。这标志着全国首笔新能源船舶国补资金落地,我国内河航

  天富注册链接中交润杨公司”)申报的“四条67.6米LNG集散两用船购置项目”获得国家“两新”政策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补贴1330万元。这标志着全国首笔新能源船舶国补资金落地,我国内河航运绿色转型掀开了新的一页。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获悉,中交润杨公司购置的4条67.6米LNG集散两用船采用LNG(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相比传统燃油,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行业测算,LNG动力船可使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减少15%,大幅改善内河航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续航能力方面,该船型能够满足内河长距离运输需求,保障物流运输的高效与稳定。在配套创新方面,依托济宁内河港口优势,济宁港航集团已配套建设LNG加注设施,形成“船-港-气”闭环。

  此次国家“两新”补贴以真金白银降低了企业初始投资压力,经估算,补贴金额占项目总投资的35%,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门槛,使原本因成本问题止步的项目得以顺利落地。从长期运营效益看,LNG动力船百公里可节约燃料费3000元,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首单”激起了行业涟漪,四条LNG集散两用船的成功购置向行业展示了新能源船舶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政策支持下的可操作性,打消了众多企业对新能源船舶的疑虑。

  据悉,中交润杨公司四条LNG集散两用船投入运营后,将在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形成绿色航运示范航线,为其他船东与航运企业提供直观的绿色航运实践样本。

  推广新能源船舶可优化京杭大运河的航运结构,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发挥大运河在区域经济联系与物流运输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去年7月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发展。支持内河客船10年以上、货船15年以上以及沿海客船15年以上、货船20年以上船龄的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在报废基础上更新为燃油动力船舶或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的,根据不同船舶类型按1500元—3200元/总吨予以补贴;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根据不同船舶类型按1000元—2200元/总吨予以补贴;只提前报废老旧营运船舶的,平均按1000元/总吨予以补贴。

  山东为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自今年4月1日起至2028年3月31日,对通过京杭运河(包括支流航道)山东段船闸的新能源船舶实施免费过闸优惠政策。其中,免费范围包括主推进动力为液化天然气单一燃料、甲醇单一燃料、氢燃料动力、氨燃料动力、纯电池动力(不含铅酸电池动力)的船舶;主推进动力为燃油替代率60%以上的液化天然气和燃油双燃料船舶,以及燃油替代率50%以上的甲醇和燃油双燃料船舶。

  国家和地方政策叠加进一步降低了京杭运河上新能源船舶的运营成本,将撬动新能源船舶产业化发展。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船舶中心专委会主任李坤此前曾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运输船舶总计11.83万艘,其中内河船舶10.66万艘1.54亿净载重吨,沿海船舶10672艘0.98亿净载重吨。全国内河水上运输船舶平均船龄约12.6年,其中船龄10-15 年的数量最多,占比约39%;船龄10 年以上的船舶占比超一半,约为67%。

  李坤认为,受国家政策影响,内河货运量将稳步上升,2035年内河货运需求(不含江海运量)约为60亿吨,2025-2035年的年均增速达2.5%。未来船舶清洁能源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将成为国内外航运业的必然选择。

  政策和行业驱动之下,不少省份相继出台相关规划或政策,明确提出构建绿色航运体系,加快了新能源船舶的产业化落地。例如,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的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全国首个内河新能源船舶智造基地,总规划占地约1757亩,总投资约50.3亿元,设计具备年建造2000-5000吨级内河船舶400艘、修理改装100艘的生产能力。

  去年,该基地自主研发生产的67.6米LNG动力多用途船、90米LNG动力集装箱船已经完成首次试航。“我们瞄准‘气化运河’目标,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船型为核心,以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大型化、模块化为研发方向。”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座年造新能源船舶400艘、修船100艘的基地集聚了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等产业链,加速百亿级产业集群崛起,并以绿色智造技术叩开国际船舶制造市场的大门。

  今年6月,该基地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力集装箱运输船正式开工,该船计划于2026年投入越南平阳省至盖梅港的绿色航线运营。对此,济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新能船业凭借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核心优势赢得了国际头部企业信赖,这是集团产业蝶变、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突破。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加速构建‘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新能源船舶生态圈,持续引领内河航运绿色升级。”

  政策加力,济宁领衔,京杭大运河上古航道正以内河绿色智慧船舶为支点,撬动包括塞纳河畔的世界港口走向绿色化。

相关推荐
  • 肥城:新能源产业澎湃强劲动能
  • 全国首笔新能源船舶国补资金落地济宁领衔新能源船舶产业化
  • 新能源汽车要全面提质、“智”赢未来
  • 秋田微:华鑫证券投资者于7月11日调研我司
  • 网传德国侦察机飞越052D舰威胁安全中方激光照射才是理直气壮
  • 蓝狮在线注册登陆历时123天!太空上演惊心动魄的卫星极限救援
  • 中微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近45% 刻蚀设备业务领跑市场
  • 欧陆注册链接探秘人次652万+这些环保设施很特别!
  • 中国十大环保板材品傲世注册登陆牌红棉花:用硬核科技打造环保健康家
  • 永清环保实控人“爽约”:7322万业绩补偿款到期未付傲世平台登录地址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